好奇、惊讶、警惕,古月澪循声找到声音的来源,在一排书架上,她发现穿过空隙的烛光,烛光里摇曳着影子,应该有人在那里。她沿着那排环形的书架行走,或精美或古老的书籍逐一从眼前经过。其他地方也有光,但熹微,只有这里的光最为明亮,照花了她的眼睛,通过书籍与书架间的空格,莫名有种窥视牢笼的怪异感,可是图书馆怎么能关押他呢?他是一位老人,古月澪行走时一直在注视他,他应该有八十多岁了,身上穿着彰显优雅气质的黑西装,可穿着上的细节并不得体,比如没系领带,衣领没扣上,外套也没扣上。枯瘦的手轻轻抚过翻开的书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终于遇到路口,古月澪转角而过,正好对着那位老者的身后,距离他还有三层九阶。这样环形布局,让老者身处的位置像是盆地的中央。由于陌生,古月澪不好直接出声打扰人家,她知道读书被人打断是件可能恼火的事。而考虑到两人之间有半个多世纪的年龄差,她又不好一声招呼不打就直接悄悄走到人家身后。就在她犹豫不决时。
“在那里,您在那里,对吗?”老者的声音苍老又磁性,半偏着身子,朝向古月澪这边。
这时她才发现,老人的目光无神,眼睛与常人大有不同,他原来是位盲人。
“对的,老先生,我在这里。”
然后陷入了沉默,都不说话。古月澪不知道要说什么,询问出路?可一位盲人似乎也不能精准地指路吧,而且如此高龄,记忆力已成问题,可能也说不出完整的离开路线。而老者为何沉默,她也不知道,对方的眼睛仍在向着她,但失明的双眸射不出视线,也就捕捉不到她的身影。
老人忽然叹息:“原来你也是无法挣脱自身镜子的人啊。”他露出同病相怜的神情。
古月澪歪歪头,不理解他的意思,也不太在意。生活里谜语千千万,每一个都猜,忙不过来的,除非是那种在不经意间揭露了命运真相的话语,可命运之真相闪现之时,谁又能真的看清楚呢?
“您是何人呢?哦对,我叫古月澪。”
“你说的语言是我不久前才了解的,可你对自己名字的发音,似乎是日语。”
是这样没错的。令她惊奇的是,这位老人居然懂得日语。他刚才使用的语言发音还有不少生硬处,并且五官相貌也与她见过的人们不同,他是谁?从哪里来?
老人说:“我是豪尔赫,从一个遥远的、你可能陌生也可能有所了解的世界而来,是一个被称为作家或诗人的舞文弄墨之人。”
“您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也不知道,包括我究竟是死是活,我也不完全清楚。我本该死在1986年的日内瓦,生前我曾幻想,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所以我想我已逝去,感谢上帝宽恕我的罪,让我上了梦寐的天堂。在我弥留之际,我感觉我在下沉,沉到尼采说的深渊里。原来死是这种样子,声音、光线、书籍、花园、流水、白云、潘帕斯草原、布宜诺斯艾利斯都在远离我,并渐渐接近另一个古往今来被无数人传说和想象的世界。我也宽恕我身的死亡,因为那意味着我的灵魂终于可以不再受肉体的监禁,从此世界的幸与不幸与我无关。”
老人豪尔赫似乎在这里待得太久了,于是顺口说了不少话。他说的话让古月澪钦佩其文采,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姑且不难,可自然而然地说出来就是大本事了,不愧是作家兼诗人。这还是古月澪头一回见到活的诗人。
“那您知道如何离开这里吗?”
“我从未想过离开我的天堂,虽然我也知道,这里貌似不可逃脱,对于我以外的人而言,这里也许更像一个地狱,一个无法挣脱的牢笼。”老人说:“世界真是奇妙,对吗?我身已死,心却永恒,灵魂游荡在天堂,不会饥渴,不会疲倦,搭载着它穿越时空,领略无数世界的风光。比如现在正穿梭的这个世界,竟有魔法的存在,还有天使与恶魔,飞龙与精灵,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看来他也不知道,但没关系,他看样子并不对她设防,十分大方地与她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古月澪还要多问一些。
“您足不出户,怎会知道所谓穿梭世界及其知识?”
“是那本书告诉我的。”老人指向圆桌中央的一本厚重的真皮本,“那本书会说话,但我叫不醒它,只有当发生了什么事时才会告诉我情况,我记得在不久前,它说即将到达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到达之后,周围的书架上就自动地出现关于那个世界的书,我可以通过阅读它们去了解那个奇妙的世界。”
“我看这也不是宇宙飞船呀,怎么会穿梭世界呢?”
“关于这点,我并不清楚。”
忽然。
“我可以告诉你。”如丝如缕的声音吹进古月澪的耳朵。
摇曳的烛光静止了。古月澪回头看,空无一人,再转回来,澪正坐在圆桌的另一端,那里光线昏暗。她还是那么平静,说是死寂也不为过,在昏暗之地,血红的双眸犹如浓墨。
“你说啊,愣着干嘛?”古月澪毫不客气。
“对待老人家就敬重,对我就如此不礼貌?我可比他古老得多。”
“我早知道你是老太太了,有话快说。”
“唉,人心不古。”澪叹声,“这个图书馆是独立于世界位面之外的小型空间,并且根基不稳,于是像条小舟,随着空间桥穿越时空,每到达一个世界,内部无法窥视外部,外部却能影响内部,那位先生说的书架上会自动出现书本就是影响之一,停留多久,影响就多久。看来最近的时空乱象是越来越严重了,你本应该掉入镜世界,却刚好遇上漩涡把你卷进了这里。”
"漩涡又是什么?”
“不是专业术语,我的比喻而已,意思是不同时间线的交织引发的空间混乱,就像漩涡一样,就比如,这样。” 她打了个响指。
景象忽然变得光怪陆离,一切都虚幻了,而在虚幻之中,存在着无数的竖直向下的线,线极细且会发光,古月澪伸手去摸,却穿透而过,没有触感。
“这些就是时间线?”
“只是微观视角的时间线,达到足够境界的人才能看见,原本你不够格,这次是我帮你的。刚才我说过,时间线的交织会引发空间混乱吧?”
澪也伸出手,两根纤纤玉指勾住较近的两条线,向中间夹去,尚未交织时,哪怕还有一些空隙,空间也产生了扭曲。在古月澪的眼中,那两条靠近的线旁边的直立的烛台现在弯得离谱。
古月澪又去摸一次,结果仍是碰不到。
澪说:“虽然你已有令周边一定区域的时间延缓的能力,但你还没有直接支配时空的权能。”
“其实我可以有对吗?”
“说说看,为什么?”
“在樱海市那件事之前,我从没有过延缓时间的技能,在那却突然有了,并且对力量的掌控更进了一步。我不觉得这很奇怪,我是魔王的女儿,不可能平庸,我的身体里隐藏着一些我还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你所说的权能,既然我已经可以延缓时间,为什么不能更进一步掌握时空呢?”
“有种说法叫位不配权,你才什么实力?”
“存在值90多万。”
“那就是不值一提,天灾级以下,皆是尘土。”
烛火又开始摇晃,在那圆桌的另一端,澪已不见踪影。
豪尔赫说:“你似乎感到不满。”
“不,您误会了,我只是有点着急。”
“若急着离开,你大可四处转转,可无论如何,你最后都会回到这里。”
“我去走走看吧。”
耳边又传来她的声音:“这里的确是没有出口的,你只能等一次空间混乱时产生的缝隙离开。顺带一提,虽然现世,镜世界和小空间的时间线是交织的,但不是同速的,相比于外部,这里的时间要慢得多,所以你不用急,慢慢来。”
“你怎么知道?你能观察外面对不对?”
没有回应。这可恶的家伙。
老人家没有对她的话起反应,而是继续去读他的书。古月澪轻轻走到他身后,目光越过肩头落在书页上,那上面没有文字,有的只是一个个小颗粒,那是盲文,豪尔赫老先生正是通过抚摸它们来读的书。
“老先生,您在看什么书?"
“一部世界史书。与我的世界有很大不同,这里的神话或厄言是真实的,有魔王、天使、巨龙,但也有一样的,比如人类的美德与罪恶,这一点真是无论在哪个世界都一样呢。”
“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人,您应该猜到了吧?”
“嗯,是的。”
“老先生,您来自哪个世界呢?”
“地球。”
先前他提到“1986年”“日内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已经让古月澪大概猜到了他来自何方,刚才只是确认一下。曾经在父亲的话语和藏书中,她对地球有不少的了解,她知道父亲的故乡是日本关东地区,知道除日本以外地球上还有中美俄英法德等众多国家,是一个由人类主导的世界,她学习的很多书本知识也是爸爸从那里带回来的。
“我知道那个世界。”古月澪坦白说。
“你的世界有不少来自其他世界的漂泊之人,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带来了地球的知识吧。 ”
古月澪在圆桌旁坐下,跟豪尔赫隔了几个座位。她对老人常抱有敬意,不会轻易接近。谁也不说话了,他们都不是十分健谈的人。气氛有种微妙的和谐,来自两个世界的人,一老一少、一个沉静一个疲倦、一个心有归宿一个仍在迷茫,他们就这样坐在一块了。
听澪说,小空间的时间相对于现世是很慢的,她又没法找到出路,在下一次空间混乱到来之前,古月澪都必须在这等待,于是她想找点事做打发时间。
“老先生,我可以读读您的作品吗?”
“拙作不值一提,在那边的书架上,从下往上数第四层,你去找找看吧。”豪尔赫指着他的右边。
古月澪在那找到了28本他的作品,从诗集、小说集到随笔都有,看规格,这些书都是小册子,大概一指厚,难称巨著。在古月澪的印象里,文豪很多都是写过大部头书的,动辄几十万字,好几百页,而豪尔赫老先生的书,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
逐个掠过书边的手指顿住,古月澪看见了一本前不久她读过的书《另一个,同一个》,这本书的作者竟然就是豪尔赫先生!古月澪一下子感到惭愧,刚才那样的想法完全就是不敬。人不可貌相这句话一样可以用在作品上,文简字洁而意无穷者古往今来皆风毛鳞角,能达到的无疑是大师,譬如《道德经》,老子五千言里蕴藏无尽哲思。
怀抱敬意,古月澪将那28本书全部取出,堆在圆桌上,读了起来。
她翻页很快,因为有一目一页的本领,尽量减轻翻页时的声响,但也避不开豪尔赫的耳朵。
“你这是怎么回事?”他只说了一句。
古月澪觉得他可能是生气了,毕竟读人家的作品读得这么快,一般人看来怎么可能是有在好好看。
“我有速读的习惯,十分抱歉,如有冒犯,恳请原谅。”
“不要觉得冒犯,年轻人,只是你这般生啃硬吞,对于自己,即使记住了,又有何用?”豪尔赫说:“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我记性很好,速读成了习惯,以前看的许多社会科学文献,我很快就能读明白,但大部分文学作品尤其是深奥的那类,我总是读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是文笔优美或情节幽默的还好,否则我会看不下。”
“刚才,你至少已经翻了几十页,我的十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吗?”
“ …文笔很优美,想象力很丰富,然后没了。”
“这样读书并无意义!抱歉,我不是怨你不细读拙作,而是你在强迫自己进行无意义的阅读,这是对自己的糟蹋。为了说清楚富有个性地、生动热情地与书籍打交道大概是什么情况,我只好将我本人迷恋阅读的一些情形如实相告。我早早地开始了读书生活,也知道应该努力去正确而恰当地选读世界文学。我广泛涉猎,认为了解和懂得某些生疏的事物乃是自己的责任,在书籍的世界中,总不断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使我着迷,有某个新发现令我神往,有某种新的热情叫我兴奋不已。许多这样的热情交替出现,有的过一定时期去而复还,有的出现一次便永远消失了。我认为,阅读是一场心悟之旅。”
“可如果,我真的读的没有感觉呢?”
“那恐怕就要等缘分了,中国人常这样说,缘分来了自然有所感悟,至于来或不来,何日何时来,玄之又玄。 ”
“我记得年幼时,父亲常不居家,在家里我无所事事,为数不多可以利用的地方是我父亲的藏书室,那里大得能叫图书馆。在它数以万计的卷帙里面,绝大多数我那时一点也不感兴趣,也觉得不可能有兴趣。最爱看的那些特意摆在书架下层的童话、小人书还有漫画,很多是成套的,并且都很新,父亲是不看这些的,我知道他是专为我留的。一开始吸引我的只有这些书,但正是它们,促使我慢慢地将这显得如此无聊的藏书全部翻了一遍,但基本看不懂。若干年后,我才开始有了兴趣,那时我好奇父亲的智慧从何而来,于是去他的藏书里找答案,那些书包含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地理、历史、军事、策略,还有他写的社论,这些影响我很多,让我显得早熟,但其实绝大部分我只是记住了文章内容,真正吸收了的是那些与生活贴近的格言。直到前几年,我才全面复习了记忆里的知识,这是出于现实需要。所以,识人辨物、分析问题的工具一直在我脑子里,就看我会不会用了。”
“真是惊人的记性,不过,疑问也算是解决了。你应该是理性主义的那类人,于是对主观感性的作品难有共鸣。”
我以前对恋爱轻小说很有共鸣哦……不过这不能说,会让她在大师面前显得庸俗。古月澪常这样,会猜测对方的性格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
古月澪是个理性的人吗?她自认是,但她也自认是个敏感并且很快理解别人意思的人。别人说“银手镯”,她立马知道说的其实是手铐;别人说话没说出人名,她也知道对方说的是谁;有时连话都不必说,打个响指就能明白是要装水或上厕所。只有理解力和反应力十分厉害的人才能做到,古月澪就是,明明她都这样了,却很难与人共鸣,别人愤怒她沉言不语,别人伤心她为了安慰而安慰。于是,就有人说她的本质是冷漠,是个外热内冷的人。这话不完全对,但也没错得过分。她的爱也许不多,或者说能感受到的人不多,但她向来爱的真诚、爱的热烈。对她,应该这样定性:真正美好的一面只面向少数人,面向大多数人的,是虚伪的一面、用修养包装的一面、用才能蒙混过关的一面。
好久以前露易丝就说过她是许多矛盾的性格要素组成的怪异综合体,她的复杂的性格成了她认识自己的最大障碍。这对她的成长很不利,使她纠结于意义,纠结于方向,纠结干成败。纠结意义本身毫无意义。比如她现 在的地位,作为掌握大权的高层,她的动机有二:辅佐莉姆露和爱国精神。但若问她做这么多事有何意义,实在难以说清,毕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终有归于尘土的那天,别说永恒了,被记住都是个问题,包括我们本人。也难怪会有人产生虚无主义的思想,当人近乎魔怔地追寻意义,最后的答案往往是“一切皆无意义"。古月澪曾经就有这种思想。
如果说人生是个不断受捶的过程,那么成长就是在受捶的人生中从遇到问题到寻找答案的不断的思考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同时还是行动过程。以前,在学校,在国安委,她的成长是被动的。而穿越之后,当她面对诸多的问题并且不再有人引路,就必须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行动,即主动成长,在这其中,发现问题,想方设法,处理事务,解决矛盾,都是不可逃避的,现实在一次次敲打她的意志与思想,使她真正脚踏实地,逐渐摆脱虚无缥缈,这是向阳的一面。可,人是一棵树,枝干向阳生长,必有根茎向泥土深处的黑暗延伸。古月澪成长的另一面,是更加漠视生命的冷血,是越来越不在乎部分人的感受,是行为灵活得有时越界的无原则,是自行其是的自负。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古月澪一直在读书,包含文学、哲学和社科文献,也同豪尔赫先生交谈,正是在他的介绍下,古月澪接触到了中西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神话,英国16、17世纪戏剧,近现代诗歌,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读书间休息,抬起头,这个华美的建筑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圆顶让她记起了《哈姆莱姆》的一句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
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她只能用这种方式打发时间,但这也是个好机会,她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与精神财富。诚然,书上的东西解决不了所有事情,但能让人不纠结一些事情。越是工作经历久,古月澪越是明白知识就是力量,也越是明白自己的不足,书到有时方恨少,她不想方恨少所以只能多读书。这又带有了功利性,在她的性格组成里,功利性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圆桌上堆放的书籍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她相继读完了《道德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人性论》《培根论说文集》《自然哲学》《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历史与阶级意识》《法国革命史》《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旧制度与大革命》《社会契约论》《战争论》《君主论》《利维坦》《民族主义》《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财富的分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毛……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