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详情
每日快播:读史景迁《太平天国》

来源个人图书馆-12345csdms   2023-06-23 15:20:44


(相关资料图)

41个

最近读了史景迁的《天平天国》。自广西师大出版社引进史氏系列以来,我读了其中的三本,分别是《曹寅与康熙》《胡若望的疑问》《太平天国》,其中感觉最好的是《太平天国》。这本书和以往读到的史学书籍不同,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对史料的分析判断角度,完成的这本书。该书是史氏在大量翻阅各种史料,包括我国流失到美国的历史记载等,重现了当时的社会情景。史氏以非虚构纪实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白描。

史景迁作为美国的“汉学三杰”,并非浪得虚名。史景迁的很多史料都是从各处图书馆、档案馆找来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整本书中密密加注说明出处,这一点相对于任何历史学家都不逊色。史式的文笔很棒,他有种能力可以将枯燥生涩的史料酝酿发酵,变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生活场景,将当时的人物生活和社会发展描写的生动有趣。在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方面,史景迁有他的独到之处。《太平天国》继承了史氏一直以来的著述方式,简单以三个字概括就是——说故事。其实历史上的史学家,无论是古希腊的希罗多德,还是中国的司马迁,擅长的都是说故事,这样的史学著作才会有人去看,才有人去继承,传播,历史就是以故事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我们往往发现“野史”比“正史”更能口口相传,得到传播。而近代的史学家受兰克学派影响,以考辨史实为历史研究的主要任务,将历史搞成了短钉碎末的考证之学,其后主流学风又转向以“观点”和“问题意识”为主导的探讨,将历史研究变成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这就使得我们的史学较以往更为枯燥,那么看得人、研究的人就越来越少。我们常说借鉴历史,如果继承都已是不易,何谈传播,更无借鉴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史氏的书才以另一种小清新的形式,让普通大众更接近历史,让历史不仅仅是高深的学问,而走入寻常市井。

《太平天国》全书,情节紧凑,语言精彩,作者从头到尾叙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情况,从起因、过程到结尾,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但作者没有对过多的加入自己的评价,虽然那段历史充满了各种荒诞和热闹、而作者的描述手法又有着其美国人特有的蒙太奇式的讽刺。但是文章中对当时经济生活的描述却显而易见的生动。

从文章中对社会生活的描述表现了其时我国江浙沿海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以及社会自发的民事、经济法律雏形基本形成,其交易过程中明确的有了经济法律意识,文中有一部分他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对外进出口贸易中的情况,这当然与史氏的材料中更多的是外国人对当时中国的描述有关。比如,宁波港的清关税收、结算、卸货等方式。

其实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时期比较有特色的制度是“天朝田亩制”和“圣库制”,但是来自于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这两种制度的具体内容却早已淡忘。《太平天国》却明确的描述了“圣库制”在“太平天国”初期,对当时社会人心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天京(南京)保卫战中,正是由于圣库的存在对基本民生的保障,才使得这场战役旷日持久。这个描写使得我们更加明确了,圣库制度的内容和意义。然而,“圣库制”的基础是“人无私财”,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万万难以维持下去的, 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天朝田亩制”我们也都知道这个名词,但是具体内容却不清楚了。史氏《太平天国》中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简单的让人明白所谓“天朝田亩制”就是将田地分了三六九等,由不同的人去耕种,这有点类似建国初期的“土改”,虽本意甚好,但“过度的平均”最终会走向失败。书中通过对正史永远没有兴趣记录的小人物的描写,展现出晚清时期中国农村劳苦大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形态,的确独具匠心。

《太平天国》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太平天国”对境内的商业实行保护,使太平天国所辖境内商业繁荣兴盛;而清政府抑制商业发展,坚持市农工商的阶级主张。在对外贸易上,“太平天国”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建立商业关系,并且依法纳税;而清政府却一味退让妥协,主权丧失严重。在《太平天国》严禁贩卖鸦片;清政府承认鸦片买卖合法。总体看来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是有利于本国商业的发展同时,打击了列强对中国的鸦片贸易的不法活动,保护了民族商业,维护了国家尊严,它的经济政策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然而,其基过于乌托邦式的社会幻想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精神发展水平有极大的差距,走向灭亡也是一种必然。

写在最后:

东东师兄近期在泉州电视台"名城群英会"栏目下的“今天我们读书”做读书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东东师兄开公众号已经半个月了,后面的更新情况大概是每周2-3次,每次更新时间是晚上的8:00左右,请大家继续关注东东师兄,欢迎大家在公号留言,再次感谢大家对东东师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