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详情
杨涛:生成式AI的金融需求短期仍有差异

来源中新经纬   2023-07-09 10:05:5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题:生成式AI的金融需求短期仍有差异

作者 杨涛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伴随ChatGPT在全球的快速应用,中国也掀起了一轮AI创新浪潮。其中,生成式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热点领域,金融机构也积极进行布局。就金融领域的应用看,生成式AI已经在提升面向客户的服务能力方面、改善机构工作流程与效率方面、文本处理方面、金融机构实现了IT支持等几个层面逐渐展现其价值。

虽然金融机构对于生成式AI大模型的长远意义都高度重视,但短期内的实际需求仍具有差异性。金融业作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基石”之一,也是特殊的信息处理行业,完全应该抓住机会、创造条件,利用AI来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使得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有温度。对此,需直面生成式AI大模型面临的挑战。

一是数据保障。生成式AI预训练大模型在金融业的应用需要丰富的行业数据支撑。目前国内虽然数据资源丰富,但由于数据挖掘、治理、交易等都存在不足,使得中文优质数据集仍然稀缺。由此,迫切需要推动数据资源、数据要素、数据资产的优化升级。

二是算力保障。当前,中国AI算力规模已居于全球前列,但算力质量仍有待提升。如何提升国内算力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以及改善国际科技贸易环境,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三是产业政策保障。网信办已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中国进入“生成式AI”立规新阶段。未来既要注意遵循国际共识,对其发展设置风险原则与底线,也要防止政策与规则过于超期反而阻碍技术进步,同时避免对创新责任的泛化、技术路线的低效约束等,真正以政策“护航”来抓住新技术革命机遇。

四是行业监管保障。生成式AI在可信性方面的不足,以及可能给金融诈骗带来的“魔高一丈”,都给金融应用带来新的挑战。在多国金融监管者都持观望态度时,如果中国能够处理好效率与安全的监管“跷跷板”,将促使生成式AI成为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的强大助力。(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 实习生 饶奎